卷五 周易象 上传
作者:宋 朱熹
发表时间:2024-04-27 13:28:31
象者,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,周公所系之辞也。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天,《乾》卦之象也。凡重卦皆取重义,此独不然者,天一而已。但言天行,则见其一日一周,而明日又一周,若重复之象,非至健不能也。君子法之,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,则自强而不息矣。
“潜龙勿用”,阳在下也。
阳谓九。下谓潜。
“见龙在田”,德施普也。
“终日乾乾”,反复道也。
反复,重复践行之意。
“或跃在渊”,进无咎也。
可以进,而不必进也。
“飞龙在天”,大人造也。
造,犹作也。
“亢龙有悔”,盈不可久也。
“用九”,天德不可为首也。
言阳刚不可为物先,故六阳皆变而吉。“天行”以下,先儒谓之《大象》。“潜龙”以下,先儒谓之《小象》。后放此。
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
地坤之象。亦一而已,故不言重而言其势之顺,则见其高下相因之无穷。至顺极厚而无所不载也。
“履霜”“坚冰”,阴始凝也。驯致其道,至坚冰也。
按,《魏志》作“初六履霜”,今当从之。驯,顺习也。
六二之动,“直”以“方”也。“不习无不利”,地道光也。
“含章可贞”,以时发也。“或从王事”,知光大也。
“括囊”“无咎”,慎不害也。
“黄裳元吉”,文在中也。
文在中而见于外也。
“龙战于野”,其道穷也。
用六“永贞”,以大终也。
初阴后阳,故曰大终。
云雷,屯。君子以经纶。
坎,不言水,而言云者,未通之意。经纶,治丝之事。经引之,纶理之也。屯难之世,君子有为之时也。
虽盘桓,志行正也。以贵下贱,大得民也。
六二之难,乘刚也。“十年乃字”,反常也。
“即鹿无虞”,以从禽也。君子舍之,“往吝”穷也。
“求”而“往”,明也。
“屯其膏”,施未光也。
“泣血涟如”,何可长也。
山下出泉,蒙。君子以果行育德。
泉,水之始出者,必行而有渐也。
“利用刑人”,以正法也。
发蒙之初,法不可不正,惩戒所以正法也。
“子克家”,刚柔接也。
指二五之应。
“勿用取女”,行不顺也。
顺,当作「慎」。盖「顺」、「慎」古字通用。《荀子》「顺墨」作「慎墨」,且“行不慎”,于经意尤亲切,今当从之。
“困蒙”之“吝”,独远实也。
实,叶韵去声。
“童蒙”之“吉”,顺以巽也。
“利”用“御寇”,上下顺也。
御寇以刚,上下皆得其道。
云上于天,需。君子以饮食宴乐。
云上于天,无所复为,待其阴阳之和而自雨尔。事之当需者,亦不容更有所为。但饮食宴乐,俟其自至而已。一有所为,则非需也。
“需于郊”,不犯难行也。“利用恒,无咎”,未失常也。
“需于沙”,衍在中也,虽“小有言”,以“吉终”也。
衍,宽意。以宽居中,不急进也。
“需于泥”,灾在外也。自我“致寇”,敬慎不败也。
外,谓外卦。敬慎不败,发明占外之占。圣人示人之意切矣。
“需于血”,顺以听也。
“酒食,贞吉”,以中正也。
“不速之客”来,“敬之终吉”。虽不当位,未大失也。
以阴居上,是为当位。言不当位,未详。
天与水违行,讼。君子以作事谋始。
天上水下,其行相违。作事谋始,讼端绝矣。
“不永所事”,讼不可长也。虽“小有言”,其辩明也。
“不克讼”,归逋窜也。自下讼上,患至掇也。
掇,自取也。
“食旧德”,从上吉也。
从上吉,谓随人则吉。明自主事,则无成功也。"
“复即命渝”,“安贞”不失也。
“讼,元吉”,以中正也。
中,则听不偏,正则断合理。
以讼受服,亦不足敬也。
地中有水,师。君子以容民畜众。
水不外于地,兵不外于民,故能养民,则可以得众矣。
“师出以律”,失律“凶”也。
“在师中吉”,承天宠也。“王三锡命”,怀万邦也。
“师或舆尸”,大无功也。
“左次无咎”,未失常也。
知难而退,师之常也。
“长子帅师”,以中行也,“弟子舆尸”,使不当也。
“大君有命”,以正功也。“小人勿用”,必乱邦也。
圣人之戒深矣。
地上有水,比。先王以建万国,亲诸侯。
地上有水,水比于地,不容有间。建国亲侯,亦先王所以比于天下而无间者也。《彖》意,人来比我,此取我往比人。
比之初六,“有它”吉也。
“比之自内”,不自失也。
得正则不自失矣。
“比之匪人”,不亦伤乎。
“外比”于贤,以从上也。
“显比”之“吉”,位正中也。舍逆取顺,“失前禽”也。“邑人不诫”,上使中也。
由上之德使不偏也。
“比之无首”,无所终也。
以上下之象言之,则为无首,以终始之象言之,则为无终,无首则无终矣。
风行天上,小畜。君子以懿文德。
风有气而无质,能畜而不能久,故为小畜之象。懿文德,言未能厚积而远施也。
“复自道”,其义“吉”也。
“牵复”在中,亦不自失也。
亦者承上爻义。
“夫妻反目”,不能正室也。
程子曰:“说辐反目,三自为也。”
“有孚”“惕出”,上合志也。
"有孚挛如",不独富也。
"既雨既处","德"积"载"也。"君子征凶",有所疑也。
上天下泽,履。君子以辩上下,定民志。
《程传》备矣。
“素履”之“往”,独行愿也。
“幽人贞吉”,中不自乱也。
“眇能视”,不足以有明也。“跛能履”,不足以与行也。“咥人”之“凶”,位不当也。“武人为于大君”,志刚也。
“愬愬终吉”,志行也。
“夬履,贞厉”,位正当也。
伤于所恃。
“元吉在上”,大有庆也。
若得元吉,则大有福庆也。
天地交,泰。后以财成天地之道,辅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
财成以制其过,辅相以补其不及。
“拔茅”“征吉”,志在外也。
“包荒”“得尚于中行”,以光大也。
“无往不复”,天地际也。
“翩翩不富”,皆失实也。“不戒以孚”,中心愿也。
阴本居下,在上为失实。
“以祉元吉”,中以行愿也。
“城复于隍”,其命乱也。
命乱故复否,告命,所以治之也。
天地不交,否。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。
收敛其德,不形于外,以避小人之难,人不得以禄位荣之。
“拔茅”“贞吉”,志在君也。
小人而变为君子,则能以爱君为念,而不计其私矣。
“大人否亨”,不乱群也。
言不乱于小人之群。
“包羞”,位不当也。
“有命无咎”,志行也。
“大人”之“吉”,位正当也。
“否”终则“倾”,何可长也。
天与火,同人。君子以类族辨物。
天在上而火炎上,其性同也。类族辨物,所以审异而致同也。
出门同人,又谁“咎”也。
“同人于宗”,“吝”道也。
“伏戎于莽”,敌刚也。“三岁不兴”,安行也。
言不能行。
“乘其墉”,义弗克也。其“吉”,则困而反则也。
乘其墉矣,则非其力之足也,特以义之“弗克”而不攻耳。能以义断,困而反于法则,故吉也。
“同人之先”,以中直也。大师相遇,言相“克”也。
直,谓理直。
“同人于郊”,志未得也。
火在天上,大有。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
火在天上,所照者广,为大有之象。所有既大,无以治之,则衅蘖萌于其间矣。天命有善而无恶,故遏恶扬善,所以顺天。反之于身,亦若是而已矣。
大有初九,“无交害”也。
“大车以载”,积中不败也。
“公用亨于天子”,“小人”害也。
“匪其彭,无咎”,明辨晰也。
晰,明貌。
“厥孚交如”,信以发志也。
一人之信,足以发上下之志也。
“威如之吉”,易而无备也。
太柔则人将易之而无畏备之心。
大有上吉,“自天佑”也。
地中有山,谦。君子以裒多益寡。称物平施。
以卑蕴高,谦之象也。裒多益寡,所以称物之宜而平其施,损高增卑以趣于平,亦谦之意也。
“谦谦君子”,卑以自牧也。
“鸣谦贞吉”,中心得也。
“劳谦君子”,万民服也。
“无不利,撝谦”,不违则也。
言不为过。
“利用侵伐”,征不服也。
“鸣谦”,志未得也。“可用行师”,“征邑国”也。
阴柔无位,才力不足,故其志未得,而至于行师,然亦适足,以治其私邑而已。
雷出地奋,豫。先王以作乐崇德,殷荐之上帝,以配祖考。
雷出地奋,和之至也。先王作乐,既象其声,又取其义。殷,盛也。
初六“鸣豫”,志穷“凶”也。
穷,谓满极。
“不终日,贞吉”,以中正也。
“盱豫有悔”,位不当也。
“由豫,大有得”,志大行也。
六五“贞疾”,乘刚也。“恒不死”,中未亡也。
“冥豫”在上,何可长也。
泽中有雷,随。君子以向晦入宴息。
雷藏泽中,随时休息。
“官有渝”,从正“吉”也。“出门交有功”,不失也。
“系小子”,弗兼与也。
“系丈夫”,志舍下也。
“随有获”,其义“凶”也。“有孚在道”,明功也。
“孚于嘉,吉”,位正中也。
“拘系之”,上穷也。
穷,极也。
山下有风,蛊。君子以振民育德。
山下有风,物坏而有事矣。而事莫大于二者,乃治己治人之道也。
“干父之蛊”,意承考也。
“干母之蛊”,得中道也。
“干父之蛊”,终“无咎”也。
“裕父之蛊”,往未得也。
“干父”“用誉”,承以德也。
“不事王侯”,志可则也。
泽上有地,临。君子以教思无穷,容保民无疆。
地临于泽,上临下也。二者皆临下之事,教之无穷者,兑也。容之无疆者,坤也。
“咸临,贞吉”,志行正也。
“咸临,吉,无不利”,未顺命也。
未详。
“甘临”,位不当也。“既忧之”,“咎”不长也。
“至临,无咎”,位当也。
“大君之宜”,行中之谓也。
“敦临”之“吉”,志在内也。
风行地上,观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
省方以观民,设教以为观。
初六“童观”,小人道也。
“窥观”“女贞”,亦可丑也。
在丈夫则为丑也。
“观我生进退”,未失道也。
“观国之光”,尚宾也。
“观我生”,观民也。
此夫子以义言之,明人君观己所行,不但一身之得失,又当观民德之善否,以自省察也。
“观其生”,志未平也。
志未平,言虽不得位,未可忘戒惧也。
雷电,噬嗑。先王以明罚敕法。
雷电,当作电雷。
“屦校灭趾”,不行也。
灭趾,又有不进于恶之象。
“噬肤灭鼻”,乘刚也。
“遇毒”,位不当也。
“利艰贞吉”,未光也。
“贞厉无咎”,得当也。
“何校灭耳”,聪不明也。
灭耳,盖罪其听之不聪也。若能审听而早图之,则无此凶矣。
山下有火,贲。君子以明庶政,无敢折狱。
山下有火,明不及远。“明庶政”,事之小者。“折狱”,事之大者。内离明而外艮止,故取象如此。
“舍车而徒”,义弗乘也。
君子之取舍,决于义而已。
“贲其须”,与上兴也。
“永贞之吉”,终莫之陵也。
六四,当位疑也。“匪寇婚媾”,终无尤也。
当位疑,谓所当之位可疑也。终无尤,谓若守正而不与,亦无他患也。
六五之吉,有喜也。
“白贲,无咎”,上得志也。
山附于地,剥。上以厚下安宅。
“剥床以足”,以灭下也。
“剥床以辨”,未有与也。
言未大盛。
“剥之,无咎”,失上下也。
上下,谓四阴。
“剥床以肤”,切近灾也。
“以宫人宠”,终无尤也。
“君子得舆”,民所载也。“小人剥庐”,终不可用也。
雷在地中,复。先王以至日闭关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
安静以养微阳也。《月令》:“是月斋戒掩身,以待阴阳之所定。”
“不远之复”,以修身也。
“休复之吉”,以下仁也。
“频复之厉”,义“无咎”也。
“中行独复”,以从道也。
“敦复,无悔”,中以自考也。
考,成也。
“迷复之凶”,反君道也。
天下雷行,物与无妄。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。
天下雷行,震动发生,万物各正其性命,是物物而与之以无妄也。先王法此以对时育物,因其所性,而不为私焉。
“无妄”之“往”,得志也。
“不耕获”,未富也。
富如“非富天下”之“富”。言非计其利而为之也。
“行人得牛”,邑人灾也。
“可贞,无咎”,固有之也。
有,犹守也。
“无妄之药”,不可试也。
既已无妄而复药之,则反为妄而生疾矣。试,谓少尝之也。
“无妄之行”,穷之灾也。
天在山中,大畜。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
天在山中,不必实有是事,但以其象言之耳。
“有厉,利已”,不犯灾也。
“舆说輹”,中无尤也。
“利有攸往”,上合志也。
六四“元吉”,有喜也。
六五之“吉”,有庆也。
“何天之衢”,道大行也。
山下有雷,颐。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
二者养德、养身之切务。
“观我朵颐”,亦不足贵也。
六二“征凶”,行失类也。
初上皆非其类也。
“十年勿用”,道大悖也。
“颠颐”之“吉”,上施光也。
“居贞”之“吉”,顺以从上也。
“由颐,厉吉”,大有庆也。
泽灭木,大过。君子以独立不惧,遁世无闷。
泽灭于木,大过之象也。不惧无闷,大过之行也。
“藉用白茅,柔在下也。
“老夫女妻”,过以相与也。
“栋桡”之“凶”,不可以有辅也。
“栋隆”之“吉”,不桡乎下也。
“枯杨生华”,何可久也。“老妇士夫”,亦可丑也。
“过涉”之“凶”,不可咎也。
水洊至,习坎。君子以常德行,习教事。
治己治人,皆必重习,然后熟而安之。
“习坎”入“坎”,失道“凶”也。
“求小得”,未出中也。
“来之坎坎”,终无功也。
“樽酒簋贰”,刚柔际也。
晁氏曰:“陆氏《释文》本无‘贰’字。”今从之。
“坎不盈”,中未大也。
有中德而未大。
上六失道,凶“三岁”也。
明两作,离。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
作,起也。
“履错”之“敬”,以辟咎也。
“黄离,元吉”,得中道也。
“日昃之离”,何可久也。
“突如其来如”,无所容也。
无所容,言焚死弃也。
六五之“吉”,离王公也。
“王用出征”,以正邦也。